精彩专题推荐: |
中国应建经济适用墓·尊严的意义 |
||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前去祭拜逝者的路人尚且断魂,那么那些死后没有“房子”住的人呢?如果泉下有知,又是怎样的断魂?
这个引子,是想讨论下中国殡葬行业暴利的现象,目前中国殡葬业乱象丛生,暴利现象普遍,而有关部门难于监管。现在的中国人,会面临一个很尴尬的情况,在世深受房奴之害,死了还要再遭墓奴之罪,这不是买不起墓地者的悲剧,而是社会保障制度缺失的悲哀。
在社会文明发展的现阶段,尽管国家提倡骨灰寄存、骨灰植树和骨灰撒海等新型殡葬方式,但必须承认,火化后逝者骨灰在墓地安葬仍不失为一种文明的丧葬方式。事实上,这也是百姓普遍采用的怀念故人、寄托哀思的丧葬方式。
既然这种丧葬方式是与现阶段社会发展文明程度相适应、百姓所需求的,政府理应更重视墓地的管理和保障,理顺百姓和墓地的关系,不能任由墓地暴利引发的种种乱象发生。
在笔者看来,中国目前完全可以借鉴经济适用房政策,由政府来组织实施经济适用墓的建设呢。经济适用房建设的初衷是是国家为解决中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而修建的普通住房,理所当然,经济适用墓是为解决中低收入家庭墓地问题而修建的普通墓地。
从以人为本的角度来看,建设经济适用墓是实施对弱势群体人性关怀的最大亮点,也是与建设经济适用住房相匹配的社会保障必要措施。而从公墓的社会属性看,在按照市场需求设计与销售墓地的同时,更应该回归其应有的公益性质,让每一个市民死后有尊严,这也是一个人民国家和政府的应有责任。而从尊重社会习俗和规范墓地市场秩序等方面看,建设经济适用墓无疑是破解贫富差别、保证平等公平的题中要义。
中国的房价,让很多人生前活着没尊严,如果死后因为“墓价”没尊严,这是文明社会怎么样的悲凉? 【参与讨论】 [本稿专供腾讯·大成网使用,若有转载需经作者本人同意] [腾讯·大成网申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欢迎广大网友投稿,投稿信箱:769190656@qq.com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