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76期21岁资中女生,带着93岁奶奶上大学2016-12-30
第276期 21岁资中女生,带着93岁奶奶上大学
2016年8月,21岁的刘琳做了可能是她上半生最大的一个决定。开学,刘琳就要离开资中老家,到成都读大二了,谁来照顾奶奶——思前想后,她决定,带着奶奶一起,去成都念书。。(摄影报/张龙辉)
张龙辉
2016-12-30
-
第275期留守的孩子:我想要一个能弹响的电子琴2016-12-14
第275期 留守的孩子:我想要一个能弹响的电子琴
刘春兰出生三个月,父母就出门打工去了。除了做农活,她还要照顾体弱多病的爷爷。一部坏掉的电子琴,是她最珍惜的伙伴。即便弹不出声音,按按琴键,她就很高兴了。(摄影报/张龙辉)
张龙辉
2016-12-14
-
第274期四川最美街景出炉 你的家乡上榜了吗?2016-11-30
第274期 四川最美街景出炉 你的家乡上榜了吗?
“每个人,心里都有一条最美的街,住着一个最舍不得的人…”今年十月,腾讯大成网寻找"四川最美街景"活动启幕。短短一个多月,我们收到了来自四川各地的网友数万投稿。本期《视川》将为大家献上部分参选作品。(摄影报/张龙辉)
张龙辉
2016-11-30
-
第273期 凌晨2点 成都郊区小院传来四声炮响2016-11-25
第273期 凌晨2点 成都郊区小院传来四声炮响
11月22日凌晨2点25分,蒲江县鹤山街办高桥社区一所院子里,突然传出四声炮响,然后下雨。这场及时雨,给被雾霾困扰的蒲江县城洗了个澡。几乎与此同时,成都大邑、都江堰、彭州等14个区县,也都迎来了一场“除尘雨”——雨从何来,时间回到24小时以前。(摄影报/张龙辉)
张龙辉
2016-11-25
-
第272期 两道安全门背后的秘密——探访成都文物修复师2016-11-16
第272期 两道安全门背后的秘密——探访成都文物修复师
一件件出土文物,是现代和古代跨越千年的对话,而文物修复师,则是这场对话的“翻译”。在成都,也有这么一群人,他们低调、不为人所知,他们是文物的医生,也是连接远古的纽带。(摄影报/张龙辉)
张龙辉
2016-11-16
-
第271期 300公里,特殊校车连起山区孩子上学路2016-10-26
第271期 300公里,特殊校车连起山区孩子上学路
四川到云南,有成昆、内昆两条直达线路。普快5635/5636次行驶的路线,就是内昆线的一段。坐这趟列车的乘客大多是沿途的学生,周日早上搭火车去学校,周五下午搭同辆车回家。(摄影报/张龙辉)
张龙辉
2016-10-26
-
第270期你爱上成都 或许只是因为这几个瞬间2016-10-14
第270期 你爱上成都 或许只是因为这几个瞬间
“除了大熊猫、宽窄巷子和春熙路,成都还有啥?”对不少人来说,除开以上,吸引他们到来的,更多的是背后是延续百年,闲情、世俗、和平的市井文化——这是这座城市的基因,也是它的童年。而行走在大街小巷的民间艺人们,则是这种文化忠实传承者。(摄影报/张龙辉)
张龙辉
2016-10-14
-
第269期95后钢管舞女孩身患重病 胸口开刀网友心疼2016-09-28
第269期 95后钢管舞女孩身患重病 胸口开刀网友心疼
90后徐婷因病去世,让人叹惋不已。而相似的事,又在21岁的潘兴祝身上重演。95后美女、模特、钢管舞冠军……但仅仅一夜之间,她遭遇到了命运的大逆转。 (摄影报/张龙辉)
张龙辉
2016-09-28
-
第268期探秘川大“学霸乐队”:鼓手都是双学位2016-09-21
第268期 探秘川大“学霸乐队”:鼓手都是双学位
乐队队长、吉他手、身高1米83、颜值爆表、篮球主力、川大高材生…盛乃勇要带领他的“学霸乐队”,逐鹿今年10月1日开幕的西部音乐节… (摄影报/张龙辉)
张龙辉
2016-09-21
-
第267期中秋节,他们都是一群不回家的人2016-09-14
第267期 中秋节,他们都是一群不回家的人
王武银和妻子张宗会,到成都有8年了。刚到成都时,隔不断对家里老人和孩子的念想,尤其是在过节的日子。今年中秋,他们依然没有回家——8年时间,孩子已经长大,离开家乡。没了回忆和挂念的故乡,只是一个地名。他们未来的家,也许在这里。(摄影报/张龙辉)
张龙辉
2016-09-14
-
第266期她为四川拿了奥运金牌,但她的过去你不一定知道2016-08-26
第266期 她为四川拿了奥运金牌,但她的过去你不一定知道
奥运烽烟已经散去,此次出征里约,四川跳水运动员任茜用完美的空中舞姿,为中国揽获第20枚金牌。任茜走上领奖台时,地球的另一端,她的师弟师妹们,正站在她走过的道路起点,心怀期待。近日,我们走进四川游泳学校,探访了其中正在训练的孩子们。(摄影报/张龙辉)
张龙辉
2016-08-26
-
第265期探秘四川长寿镇,百岁老人就有12个2016-08-18
第265期 探秘四川长寿镇,百岁老人就有12个
彭州市天彭镇,总人口23万。其中百岁老人12位,90岁以上438人,80岁以上3447人…百岁老人中,有的烟不离口、有的爱喝酒、有的能下地干活…为探寻“百岁镇”的长寿秘诀,近日,我们来到了天彭镇。(摄影报/张龙辉)
张龙辉
2016-08-18
-
第264期探访成都二环内最大的“城中村”2016-08-05
第264期 探访成都二环内最大的“城中村”
双林北横路,万年场菜市场,成都二环目前最大的“城中村”。当周围高楼大厦拔地而起,它像是一个来自数十年前的穿越者,显示出与现代化城市格格不入的模样。近日,这里已完成100%模拟签约工作,居住在此的212户家庭即将迎来新的生活。(摄影报/张龙辉)
张龙辉
2016-08-05
-
第263期90后美女习武12年 成都武馆当教头2016-07-29
第263期 90后美女习武12年 成都武馆当教头
温和腼腆、安静内敛、一袭粉裙…如果没有穿上练功服,24岁的张婉迪,就是一普通的90后小姑娘。很少有人能猜到她的职业——“武馆教头”。(摄影报/张龙辉)
张龙辉
2016-07-29
-
第262期高温下的地铁建设者:每天,他们都要湿透好几身2016-07-21
第262期 高温下的地铁建设者:每天,他们都要湿透好几身
7月,热浪下的成都,气温已过36℃。近日,地铁3号线即将开通,是成都人最关注的话题。上一期《视川》,我们介绍了成都地铁运背后的“隐形人”。不少网友反映“希望也能看到施工一线的人们”。为此,我们来到了建设中的地铁工地。(摄影报/张龙辉)
张龙辉
2016-07-21
-
第261期成都地铁“隐形人”的另类生活2016-07-7
第261期 成都地铁“隐形人”的另类生活
地铁3号线即将开通试运营,以熊猫元素为主题的列车、车站更让不少人心生向往。预计明年,4号线二期、10号线也将陆续试运营。未来,至少有20条线路将在地下串联,如充满生命力的树根,为这座城市成长提供营养。地铁,正越来越多地改变着成都人的生活——而有这么一群人,地铁,则成为他们生活的大部分。(摄影报/张龙辉 成都地铁)
张龙辉
2016-07-7
-
第260期练了47年,这是一门靠“公平”吃饭的手艺2016-06-15
第260期 练了47年,这是一门靠“公平”吃饭的手艺
“这杆秤,我做了一辈子。”余世学说。反复制造打磨47年,他练就一手制秤绝技。遗憾的是,他将面临无用武之地的尴尬。余世学,从20岁开始制秤,今年已67岁。最后一代职业制秤人。(摄影/张龙辉 徐进 编辑/张龙辉)
张龙辉 徐进
2016-06-15
-
第259期探秘成都警队最特殊的“警员”2016-06-8
第259期 探秘成都警队最特殊的“警员”
警犬训导员王艺说,每天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去犬舍带警犬“哮天”出去溜溜。然后训练、出巡、执勤。这样的日子,已经持续了一千三百多个日夜(摄影报道/张龙辉 邱桐)
张龙辉 邱桐
2016-06-8
-
第258期成都“音乐治疗师”和她的孩子们2016-06-1
第258期 成都“音乐治疗师”和她的孩子们
六一儿童节,他们是一群被社会遗忘的孩子。他们有最纯真的笑容,也有最孤独的灵魂——他们就是自闭症儿童。如果说音乐是开启心灵大门的钥匙,那这些特殊的“音乐老师”就是他们的开门人。(摄影报道/刘欣)
刘欣
2016-06-1
-
第257期成渝老铁路“最后”的绿皮车2016-05-25
第257期 成渝老铁路“最后”的绿皮车
成渝老铁路,一列舍不得退出历史舞台的绿皮车。载着一群形形色色的旅客,行驶在近乎被遗忘的风景中。(摄影报道//张龙辉 邱桐)
张龙辉 邱桐
2016-05-25
-
第256期音乐,是我们和黑暗对话的方式2016-05-20
第256期 音乐,是我们和黑暗对话的方式
五月初夏,阳光变得强烈。去琴房的路上,白色的地面晃得人有点睁不开眼。这是琛嫫和尼撒不能体会的。因为兄妹俩从出生起,世界就只存在于触觉之中。在成都某艺术学校,一个特殊的班级,我见到了尼撒、琛嫫,和一群像他们一样的孩子。(摄影报道//张龙辉)
张龙辉
2016-05-20
-
第255期一个民间川剧团的守望、喜悦和彷徨2016-05-11
第255期 一个民间川剧团的守望、喜悦和彷徨
没人看、没钱、没人学……有时候易超文也会为问自己:“再坚持下去,是图个啥呢?”但也有一句话响起:“川剧是川人的根,祖宗的宝贝。”那就继续演下去吧。(摄影报道//张龙辉)
张龙辉
2016-05-11
-
第254期探秘:“隐居”深山11年的成都夫妻2016-04-20
第254期 探秘:“隐居”深山11年的成都夫妻
没网络,没手机信号,甚至不通电,这里像一个与世隔绝的孤岛。无际的森林、潺潺的溪流、过路的流云,还有漫山的杜鹃花,在春天迎风招展…它又像是个世外桃源。龙池国家森林公园。11年前,李建书和妻子周小芳来到这里,选择了一种与众不同的生活。(摄影报道//张龙辉)
张龙辉
2016-04-20
-
第253期一座温暖的城市,让他的风车继续转了下去2016-04-13
第253期 一座温暖的城市,让他的风车继续转了下去
靠卖风车艰难度日、被免费救治、得到好心人关怀、得以安度晚年——曾引起无数成都人关注的“风车爷爷”,现在过得怎么样了?(摄影报道//张龙辉)
张龙辉
2016-04-13
-
第252期探秘成都“没有老板”的菜店2016-04-06
第252期 探秘成都“没有老板”的菜店
“你相信我,我相信你,生活就简单多了。” 老邱说,“你说,是吧?”(摄影报道//张龙辉)
张龙辉
2016-04-06
-
第251期孙儿孙女,奶奶和你们一起上学2016-03-23
第251期 孙儿孙女,奶奶和你们一起上学
11岁的甘强和9岁的妹妹甘婷婷是罕见的成骨不全症患者,该病又俗称“脆骨病”,民间把患者称为“瓷娃娃”和“玻璃娃娃”。兄妹俩行动不便,奶奶陈莱芬四年如一日一起上学陪读。(摄影报道/张龙辉)
张龙辉
2016-03-23
-
第250期成灌线上的美女安检2016-03-09
第250期 成灌线上的美女安检
她们笑容甜美,她们执勤文明有序,她们热情服务着过往的旅客,她们就是成灌线上安检中队的姑娘们,旅客常称她们为“安检小妹”。她们练就了火眼金睛的本领,任何违禁品在她们眼皮下通过都会被查获。(摄影报道/张龙辉)
张龙辉
2016-03-09
-
第249期逆行,消防队的除夕夜2016-2-24
第249期 逆行,消防队的除夕夜
除夕夜,万家灯火。在人们团圆迎接新年的时候,消防队员们依然战斗在岗位上,为千家万户和城市守护着平安。(摄影/施政 张煜星 张金 编辑/张龙辉)
施政 张煜星 张金
2016-02-24
-
第248期他们,在耕耘新农业2016-1-27
第248期 他们,在耕耘新农业
2014年,张鸣和刘潇合伙开办“天安生活”农业公司,定期举行成都生活市集,做起了生态农产品的“二道贩子”。同时,他们用相机记录了一群从事“新农业”的“新农民”的生产生活。(摄影/张鸣 编辑/张龙辉)
张鸣
2016-02-03
-
第247期93岁的“捐款爷爷”2016-1-27
第247期 93岁的“捐款爷爷”
廖弟友,今年93岁。老人是成都的普通退休人员,生活清贫,但他长期进行公益捐款,被人们称为“捐款爷爷”。(摄影报道/张龙辉)
张龙辉
2016-01-27
-
第246期痛苦的透析2016-1-13
第246期 痛苦的透析
金堂的袁祝清、孙平武和龙泉驿的李贞云,他们有一个共同的身份——尿毒症患者。长期高费用的透析治疗,让患者在经历病痛的同时,他们的家庭也承受着巨大的经济压力。(摄影报道/张龙辉)
张龙辉
2016-01-13
-
第245期美女模特:艰难成名路2015-12-23
第245期 美女模特:艰难成名路
邓萍和李玉蓉两人都是90后女孩,都有着一米七以上的高挑身材,都喜欢站在聚光灯下的感觉,他们也都是我省在校大学生。她们先后走上了模特这条路,品尝到了其中的酸甜苦辣,而未来她们却可能有着不同的发展方向。(摄影报道/张龙辉)
张龙辉
2016-01-06
-
第244期被拐女孩寻亲背后2015-12-23
第244期 被拐女孩寻亲背后
2015年11月,被拐11年女孩蔡莉芳寻亲的报道轰动了成都和惠州两城。12月11日,找到亲人的蔡莉芳从惠州回到了成都,继续她在这里的生活和学习。她说,成都给了她太多回忆,她不愿意离开这里。(摄影报道/张龙辉)
张龙辉
2015-12-23
-
第243期成都辣妈:我要生二胎2015-12-02
第243期 成都辣妈:我要生二胎
随着中国二胎政策的开放,很多的家庭开始选择生育第二个宝宝,生活在成都的“圈妈”邱燕就是其中之一。2015年,已经35岁的她怀上了二胎。(图/ 徐艳梅 王曦倩 文/张龙辉)
徐艳梅 王曦倩
2015-12-16
-
第242期爬行的娃娃2015-12-02
第242期 爬行的娃娃
2015年9月20日,乐至东山镇高隆庙村,床边的奶奶张思秀正端着热水为12岁的小天龙擦洗身体。由于身患不能确诊的疾病造成全身肌肉萎缩,小天龙逐渐失去行走能力,艰难的生活几乎断送了他上学的梦想,也让这个家庭一贫如洗。(图/文 张龙辉)
张龙辉
2015-12-02
-
第241期80后女遗体整容师2015-11-25
第241期 80后女遗体整容师
80后的黄会兰,是眉山殡仪馆的遗体整容师,遗体整容师的工作既辛苦又遭人忌讳,他们一边要克服内心恐惧,一边要完成对生命的敬畏,在职业工作与个人生活间寻找着平衡。(图/文 张龙辉 徐进 文/ 张龙辉)
张龙辉
2015-11-25
-
第240期挂职村官陈东阵2015-11-18
第240期 挂职村官陈东阵
33岁的陈东阵,有生以来第一次这么长时间深入在农村生活。——从今年3月份开始,原本在三台县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担任科室负责人的他就挂职在本县协和乡红灯桥村担任村委副书记。(图/文 郭杨 张龙辉)
郭杨
2015-11-18
-
第239期少女小雪:我要活下去2015-11-13
第239期 少女小雪:我要活下去
华西第二医院病房,16岁的杨绍雪躺在病床上。小雪不久前在老家乐至县人民医院才进行了肿瘤切除手术,现在华西医院接受化疗。同时,她还患有先天性心脏病,也急需进行手术治疗。高昂的医疗费用,让她的家庭难以承受。(图/文 张龙辉)
张龙辉
2015-11-13
-
第238期村小坚守者2015-10-30
第238期 村小坚守者
资阳市乐至县凉水乡的万家沟小学和鼓楼村小学,是全乡仅剩的两所乡村小学。58岁的万明烈和28岁的费晓娟,分别是这两所小学唯一的任课老师。这一老一少两位老师,坚守着山乡村小,也为山乡坚守着知识的希望灯火。(图/文 张龙辉)
张龙辉
2015-10-28
-
第237期三十年的异地恋情2015-10-15
第237期 三十年的异地恋情
在成都铁路局公安处,有一对民警夫妇邵如意和孟玲,结婚三十年来,由于工作的原因,从1983年相识开始,生活就一直分居两地,十天半月都很难相见一面。他们夫妻两人情牵成灌铁路,谈着持续了三十年的“异地恋情”。(图/ 张龙辉 王新刚 文/张龙辉)
张龙辉
2015-10-15
-
第236期“袜子奶奶”的中秋节2015-09-30
第236期 “袜子奶奶”的中秋节
9月27日,2015年中秋节。夜间,德阳市区南街艺术宫对面的人行道上,73岁高龄的“袜子奶奶”李伦群看守着摊位。本应享受天伦之乐的她,却因家庭一系列变故,只能用年迈的身体抚养刚上小学一年级的孙子,维系着穷困的家庭。(图/文 张龙辉)
张龙辉
2015-09-30
-
第235期90后“旗袍哥”2015-09-23
第235期 90后“旗袍哥”
罗阳,90后,今年23岁,人送外号“旗袍哥”。他曾经当过模特、发过传单、做过麦当劳的服务员,大二时,攒够第一桶金的他成立了自己的旗袍工作室。他是一个身高1米8的汉子,但他却捏着绣花针做着旗袍。(图/文 张龙辉 徐阿敏)
张龙辉
2015-09-23
-
第234期“没脾气”的产科医生2015-09-16
第234期 “没脾气”的产科医生
2015年9月8日下午,魏素梅将新生儿“稳稳”小心翼翼护送到孩子母亲吴女士的病床前。从医20年来,这样的场面对于擅长产前诊断,多胎妊娠的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产科副主任医师魏素梅来说,早已发生过上万次。(图/文 张龙辉 徐阿敏)
张龙辉
2015-09-16
-
第233期成都“桃姐”故事2015-09-02
第233期 成都“桃姐”故事
电影《桃姐》讲述了一个有钱家庭的少爷反哺照顾自己长大家佣的故事,在成都温江也有这样一位“桃姐”。现年96岁的高玉清用自己六十余载光阴照顾了刘家三代人,2007年老人突发脑溢血致半身瘫痪,生活不能自理,小时候被老人一手带大的刘健鸣主动把老人接回家中赡养。(图/文 张龙辉 徐阿敏)
张龙辉
2015-09-02
-
第232期都市武侠梦2015-08-26
第232期 都市武侠梦
咏春拳师温彦君,一个“逆潮流”的80后,他没有像绝大多数的年轻人那样,大学毕业后“削尖脑袋”扎进金融、IT这样“吃香”的行业里。在现代都市里,他要实现传统的武侠梦,“咏春拳是我的精神信仰。”(图/ 张龙辉 徐阿敏 文/郭杨)
张龙辉
2015-08-26
-
第231期母乳妈妈2015-08-19
第231期 母乳妈妈
母乳是妈妈给予新生宝宝的第一份礼物。本期《视川》,21位普通而平凡的妈妈用她们的亲身经历诠释着哺乳的自然和美丽。图为满满妈妈正在给孩子哺乳。(图/周凌宇 文/张龙辉)
周凌宇
2015-08-19
-
第230期高温下的坚守2015-08-13
第230期 高温下的坚守
成都今夏遭遇连续高温天气,当人们纷纷避着太阳和高温,躲进室内吹空调,或跳进泳池里嬉水时,电力保障、公交检修、环卫工人等一线劳动者,依然在烈日的灸烤下坚守岗位。(图/文 张龙辉 徐阿敏)
张龙辉
2015-08-13
-
第229期马祖镇的转型路2015-08-04
第229期 马祖镇的转型路
德阳什邡马祖镇在新农村建设中,马祖镇大力推进农业转型。马祖镇有1.5万亩农田,原来大春种水稻,小春种小麦油菜,现在转型开始栽种车前子、大蒜等作物。也有部分村民,开始尝试栽种葡萄。(图/文郭杨)
郭杨
2015-08-04
-
第228期国·伤2015-07-07
第228期 国·伤
抗日战争的硝烟已经消散了70年。我们无法忘却那场伟大的反侵略战争,更应该记住那些曾经为国家、为民族抛头颅洒热血的中国军人。时光荏苒,曾经的英雄如今已经进入耄耋之年,历史淹没了太多本属于他们的荣耀,唯有他们身上的伤口,赫然醒目。(图/文 郭杨)
郭杨
2015-07-07
-
第227期我是城管2015-06-18
第227期 我是城管
城管,一个极具中国特色的职业,被人们关注时总是伴随着负面印象。在争议不断的影响下,他们每天仍背负“非议”,维护着城市整洁干净市容秩序。其实他们也是普通人,也有各种酸甜苦辣。他们因为工作而在内心所承受的压力,比我们想象的要多很多。(图/文 曹龙)
曹龙
2015-06-18
-
第226期“草根”足球2015-06-10
第226期“草根”足球
对四川球迷来说,邹侑根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名字。当年身披四川全兴队20号球衣的邹侑根,是四川足球“小快灵”风格的体现者之一。今年,邹侑根年满四十岁,担任成都市五人足球协会会长。身体力行进行青少年足球培训和组织五人制足球赛事或活动,是他生活的主旋律。(图/文 曹龙)
曹龙
2015-06-10
-
第225期老师,请不要放弃2015-06-02
第225期 老师,请不要放弃
2015年5月31日,华西医院传染科病房,举行了一堂特殊的音乐课。因为患有急性肝衰竭等疾病,36岁的刘胜平已经在医院熬过了近60个日日夜夜。一度乐观积极的他,在数次与死神擦肩而过后,向妻子提出了一个要求,想再见一下学生,给他们上“最后一课”。(图/文 曹龙)
曹龙
2015-06-02
-
第224期环卫工人的心愿2015-05-27
第224期 环卫工人的心愿
成都的大街小巷,随处可以看到环卫工人忙碌的身影。他们有的是孤身一人在城市里做环卫工,有的是一家两口都在道路上负责清扫工作,每天在灰尘里摸爬滚打,为城市的新面貌做出自己的贡献。(图/文 曹龙)
曹龙
2015-05-27
-
第223期坚强的母爱2015-05-21
第223期 坚强的母爱
陈静今年28岁,两岁时因为发高烧导致左小腿小儿麻痹。由于疾病,陈静不管是求学,还是工作都经常遭遇挫折,要强的她并没有放弃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如今,已经为人母的她最大的心愿就是能给孩子创造更好的生活。(图/文 曹龙)
曹龙
2015-05-21
-
第222期一个人的被单戏2015-05-21
第222期 一个人的被单戏
四川被单戏始于清末,曾广受观众喜爱。在过去,艺人们可以靠着它走南闯北表演养活一个家。而如今,在快餐文化盛行的当下,却陷入难以为继的尴尬境遇。(图/文 曹龙)
曹龙
2015-05-21
-
第221期视川母亲节特刊2015-05-08
第221期 视川母亲节特刊
母亲节快到了,《视川》在成都市华西第二医院记录了14对白血病患儿和母亲的故事。14位母亲,有农民,有打工者;有70后、80后,也有90后……孩子的白血病,彻底改变了她们的生活。她们为孩子付出了所有的爱,在物质和精神双重煎熬中期盼着奇迹。(图/文 曹龙)
曹龙
2015-05-08
-
第220期成都创业者说2015-04-29
第220期 成都创业者说
“互联网+”的东风拂面而来,不仅点燃了草根们心中的激情和热血,还让无数人趋之若鹜。各种创业分享会,精英聚会让人眼花缭乱。对于成都的草根创业者来说,眼前的一切或许就是最好的安排。(图/文 曹龙)
曹龙
2015-04-29
-
第219期茶山苦难姐妹2015-04-22
第219期 茶山苦难姐妹
在雅安蒙顶山镇金花村,有一对姐妹,她们没去过城市,没看过电影,更没有享受过像样的物质生活。在父亲去世,母亲改嫁之后,孤苦无依的姐妹俩只能在破旧的木板房里与年迈的奶奶和重病的爷爷相依为命。(图/文 曹龙)
曹龙
2015-04-22
-
第218期武魂传奇2015-04-15
第218期 武魂传奇
成都市温江区永宁镇芙蓉广场的汉斌武馆,张汉斌正在和徒弟“切磋”,这样的场景在张汉斌26年传统武术教授生涯中随时可见。为了开武馆,他曾赴美国打工挣钱。如今,已经60岁的他仍然致力于中国传统武术的传承,他说:“要将武术精神传承下去。”(图/文 曹龙)
曹龙
2015-04-15
-
第217期清明节特刊:孩子,爸爸妈妈来看你了2015-04-02
第217期 清明节特刊:孩子,爸爸妈妈来看你了
三十一年前,中越边境轮战老山、者阴山、八里河东山战役打响。三十一年后的清明,大成网编辑全程跟随参加了当年战斗的老兵董贵生,和部分烈士家属前往云南麻栗坡烈士陵园,看望在那场战斗中牺牲长眠于祖国南疆的烈士们。(图/郭杨 文/曹龙)
曹龙
2015-04-02
-
第216期县城环卫女工2015-03-25
第216期 县城环卫女工
近年来,中国城市建设脚步加快。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城市人口的增加与城市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环卫工人们是城市形象的维护者。他们为城市的发展付出了辛酸和苦楚,泸州合江的李华宣便是其中的一个。(图/ 魏金鹏 阳静 文/曹龙)
曹龙
2015-03-25
-
第215期美女微商2015-03-18
第215期 美女微商
她们都是80后女孩,一位曾经做过模特,现在事业单位上班;一位是一家快递公司的股东,现在自主创业。在移动互联网快速崛起的今天,她们加入微商阵营,成为同龄人眼中的成功商人。(图/文 曹龙)
曹龙
2015-03-18
-
第214期最后的“麻风村”2015-03-11
第214期 最后的“麻风村”
德阳市罗江县有一个特殊的村落——麻风村。 “麻风病“让大家聚集在罗江县福利院,从而形成一个“村子”。住在这里的麻风病人,平均年龄在70岁以上,时间最长的已经在这里生活了半个世纪。(图/ 曹丹 文/ 曹龙 罗家容)
曹龙
2015-03-11
-
第213期手工制香人2015-03-04
第213期 手工制香人
香作为一种载体,代表了人们的一份虔诚、一份敬仰。不管是祭祀祖先还是求神拜佛,我们都能看到香,但大部分人都不知道这看似简单的一根香,需要经过复杂的工序制作完成。(图/文 曹龙)
曹龙
2015-03-04
-
第212期成都20142015-02-16
第212期 成都2014
在过去的2014年,我们用《图博成都》网友的镜头为您还原一个生活中的成都,仿佛就是你身边的故事,自然而生动。(图/文 腾讯大成网 成都商报《图博成都》)
曹龙
2015-02-16
-
第211期有一种爱,只有我们知道2015-02-11
第211期 有一种爱,只有我们知道
爱情是什么?甜蜜、浪漫、幸福……对于年轻人来说,爱情有太多的标签。而在连结婚证都没有的谢继安夫妇这里,爱情既是64年的守望与等待,也是3年来病床前风雨无阻的探视和照顾。(图/文 曹龙)
曹龙
2015-02-11
-
第210期无奈的“新房”自救2015-02-04
第210期 无奈的“新房”自救
2012年初,位于成都市郫县三道堰镇的堰上二期(泠江风景)楼盘因为开发商资金链断裂致使交房遥遥无期。如今,当初购房的60余户业主在多次协调无果的情况下,开始自筹资金买材料、通水电,或自己动手或找施工队开始装修“新房”,用这种无奈的方式维权自救。(图/文 曹龙)
曹龙
2015-02-04
-
第209期为你穿上最美的嫁衣2015-01-28
第209期 为你穿上最美的嫁衣
杨洲在2008年汶川地震时被压废墟下导致瘫痪,徐艳因为重病而突然瘫痪——1月27日,云南曲靖姑娘徐艳和四川什邡小伙杨洲收获了来之不易的爱情和婚姻,在众多好心人的帮助下,杨洲实现了为徐艳穿上最美嫁衣的梦想。(图/文 曹龙)
曹龙
2015-01-28
-
第208期老罗的成都梦2015-01-21
第208期 环卫工人的心愿
从农村走出来的罗银行就是这样的人。他在成都闯荡了十四年,从最开始洗车工到后来夺得汽车贴膜冠军。虽然他通过打工劳动赚取每月几千元的收入,却并没有改变和老婆孩子天各一方的现实。如今,他每日仍辛苦劳作,梦想却遥遥无期。(图/文 曹龙)
曹龙
2015-01-21
-
第207期生死抉择2015-01-13
第207期 生死抉择
2014年11月30日,突如其来的病魔袭击了正在甜蜜待产的张小燕和尹朝根夫妇。妻子张小燕早产生下一名不足3斤重的女婴后,母女俩人都陷入抢救中。面对巨额的治疗费用,一边是自己挚爱的女人,另一边却是自己的女儿,到底是保大人还是保孩子的痛苦的选择,让尹朝根几近崩溃。(图/文 曹龙)
曹龙
2015-01-13
-
第206期80后“鉴宝师”2015-01-07
第206期 80后“鉴宝师”
其实,在我们周围也有从事“鉴宝师”职业的人,80年代出生的张丹就是其中之一。“‘鉴宝师’这个说法是不科学的,它最多是个俗称罢了。”作为成都一家艺术品拍卖公司的“专业工作人员”,张丹笑称自己的职业应该是藏品“搬运工”。(图/ 郭杨 文/曹龙)
曹龙
2015-01-07